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开展的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调查研究,已经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监测体系,反映出重庆市青少年物质滥用的总体情况。为进一步获得最新的重庆市在校中学生物质滥用有关信息,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引导青少年形成科学的用药意识和习惯,建立重庆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系统监测提供基础资料。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和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禁毒办研究决定,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再次开展2018-2019年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抽样调查工作。
近日,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了2018-2019年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情况抽样调查开题暨启动会,市教委、市禁毒办相关领导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相关专家,参与调查的6个区县食药监分局、教委的分管领导或具体负责同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组成的调查组成员共26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唐晓红主任主持。
会上,市教委、市禁毒办分别肯定了此次研究项目的重要意义并郑重表态会全力支持和配合本次调查研究工作。课题组介绍了研究项目背景及调查实施方案,以及入校调查具体安排情况。参会人员对开展调查方案及入校调查等相关事宜展开了讨论。
最后,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生产监管处副处长彭程对会议总结并对调查研究提出几点要求:一是一定要提前做好现场联系组织工作,进入校园前安排好相关事项,具体到参加调查的班级、课时;二是做好调查员的挑选和培训工作,我们的调查员是由监测中心、保健所、各区县分局、各区县禁毒办共同组成,调查员的工作态度及方法决定着调查问卷的质量,这点尤为重要;三是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间、保质量地完成本次调查研究工作。并衷心感谢重庆市教委、市禁毒办的大力支持,祝愿调查员们能不辞辛劳,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此次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