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积极有效的宣传培训是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为持续做好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心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分层分级分类逐步推进,基本实现了我市药品上市后药物警戒工作各环节的培训全覆盖。
一是市级层面培训。结合市药监局“两品一械”监管骨干培训班,组织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题培训,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质量和预警处置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全市各区县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及业务骨干近100人参加培训,实现了区县不良反应监测骨干人员培训全覆盖。
二是区县层面培训。各区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当地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部署、推进暨培训会,中心应邀参加了荣昌、云阳、秀山等8个区县的培训授课,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的监测人员开展了培训,重点围绕转变观念、提升监测意识、规范上报等内容展开,培训人次逾千人。在2020年上半年质量评估中,荣昌、云阳抽样报告平均分较上年度增长2-4分,培训效果显著。
三是国家及市级哨点医院培训。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授牌暨培训会上,中心主任作了题为“新时代药物警戒制度下的哨点建设与发展要求”的专题报告,同时还邀请专家系统讲解医院药物警戒系统的智慧填报和科研辅助功能,2家国家哨点医院代表作交流发言。部分哨点医疗机构分管院长及业务负责人约150余人参会。我市现有16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1家市级哨点医院,通过智慧监测、科研带动,必将更好发挥医疗机构主渠道报告作用。
四是持有人药物警戒培训。中心自上而下组织发动我市20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报名参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举办的《药物警戒关键技术研习班》,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国家药物警戒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同时中心还邀请了市药监局药品生产监管处、药品流通监管处、局属各检查局共20余人分享了此次培训内容,实现了药品上市后药物警戒工作各环节的培训全覆盖。